發呆:有不為齋(紀念林語堂先生)

同年的四月一日,移靈台北,葬在台北陽明半山上的「有不為齋」,今稱「林語堂故居」。
那年我二十六歲,從事建築設計的關係,對先生的那棟房子,我 一直好奇。可惜,先生逝世多年後,我才有機會去參訪。
昨天看了台灣電視台(很抱歉忘了注意是哪一台),對林語堂故居的種種做了專題報導,頗覺欣慰。

住在這裡,顯然快意,先生曾寫:「黃昏時候,工作完,飯罷,既吃西瓜,一人坐在陽台上獨自乘涼,口銜煙斗,若吃煙,若不吃煙。看前山慢慢沉入夜色的朦朧裡,下面天母燈光閃爍,清風徐來,若有所思,若無所思。不亦快哉!」。
近日與蕃薯藤執行長陳正然先生一起參加會議,席間他提及每日應有一小時的發呆時間,「發呆是大腦前頁的活動,有助創意」他說。

謹以此文紀念語堂先生。
1 Comments:
謝謝您的連結
也因為這些連結
讓我們的視野一下放開了去
讓您的部落格
感覺特別飽滿
因為我連結了林語堂先生
的有不為齋
讀的書不多
所以今日第一次讀到
很是欣喜呢
尤其最後一段...
"我覺得我差不多是一個不比大家差的好人。如果上帝能愛我,像我的母親愛我的一半,那麼他一定不會把我送入地獄的。如果我不上天堂,那麼世界一定是該滅亡了。"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