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26, 2006

發呆:有不為齋(紀念林語堂先生)

三十年前的今天(1976年),林語堂先生在香港過世。

同年的四月一日,移靈台北,葬在台北陽明半山上的「有不為齋」,今稱「林語堂故居」。

那年我二十六歲,從事建築設計的關係,對先生的那棟房子,我 一直好奇。可惜,先生逝世多年後,我才有機會去參訪。

昨天看了台灣電視台(很抱歉忘了注意是哪一台),對林語堂故居的種種做了專題報導,頗覺欣慰。

語堂先生在那棟白牆藍瓦的房子住了十年,也長眠在那裡。為了懷念大師,我為您連結了林先生寫的「有不為齋解」一文,玩笑中見風骨。

住在這裡,顯然快意,先生曾寫:「黃昏時候,工作完,飯罷,既吃西瓜,一人坐在陽台上獨自乘涼,口銜煙斗,若吃煙,若不吃煙。看前山慢慢沉入夜色的朦朧裡,下面天母燈光閃爍,清風徐來,若有所思,若無所思。不亦快哉!」。

近日與蕃薯藤執行長陳正然先生一起參加會議,席間他提及每日應有一小時的發呆時間,「發呆是大腦前頁的活動,有助創意」他說。

也許,是這種閑適的心境,讓先生一直喜歡蘇東坡,也以英文寫了「蘇東坡傳」。先生稱東坡居士為「樂天才子」,是描寫自己的心境吧?才子因風骨而終究寂寞的心境,大概只有在「若有所思,若無所思」的發呆之間可以產生排解的創意。

謹以此文紀念語堂先生

1 Comments: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謝謝您的連結
也因為這些連結
讓我們的視野一下放開了去
讓您的部落格
感覺特別飽滿

因為我連結了林語堂先生
的有不為齋

讀的書不多
所以今日第一次讀到
很是欣喜呢
尤其最後一段...

"我覺得我差不多是一個不比大家差的好人。如果上帝能愛我,像我的母親愛我的一半,那麼他一定不會把我送入地獄的。如果我不上天堂,那麼世界一定是該滅亡了。"

4/21/2006 1:42 PM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