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雄辯:紀念米羅113歲冥誕
What I am looking for... is an immobile movement, something which would be the equivalent of what is called the eloquence of silence,
or what St. John of the Cross, I think it was, described with the term "mute music".
上面這句話,是,
大畫家米羅(1893-1983)說的,
動人的真誠與深沉....
試譯:
我一直追尋的....
是「不動之動」,
或者,可說是一種與「沉默的雄辯」相同的東西;
或者,好像是聖十字若望,也這麼形容的,
一種「無聲的音樂」。
四月二十日,是米羅的冥誕,
Google首頁,將Google這幾個字母,模仿米羅的畫風做出;
對大師表達尊敬.....
上面這張畫作,
提名"犬吠月",
是米羅畫作裡,少見的寫實之作。
我很喜歡米羅,
自成一格的的超現實畫風,
一種童趣與神秘的追尋.....
他所提到的聖十字若望,
是十六世紀的西班牙神父,
他同時具有多面的才華,
既是神秘學家,
也是宗教理論家;
同時也是,作家,詩人....
後被教會,封為聖師。
聖十字若望,
一生追求絕對的放下,以接近天主;
曾因要求改革聖衣會,被其他教士囚禁九個月,
不能更衣,少數食物,鞭打.....
其後逃出,
不改其以"優雅與和善"的態度,
改革教會的志向。
囚禁中,寫下許多美麗的著作.....
令人感動;
也許,
以「優雅」回應「粗鄙」,
就是,
米羅的「不動之動」, 「沉默的雄辯」;
更是
聖十字若望的「無聲的音樂」。
謹以此文,紀念大師米羅,113歲冥誕。
介紹"聖十字若望"的網頁如下:
英語簡介:
Wikipedia 簡介,布拉格聖嬰會的簡介
華語簡介:
澳門教區 簡介,天主教神聖復興網 簡介
or what St. John of the Cross, I think it was, described with the term "mute music".
上面這句話,是,
大畫家米羅(1893-1983)說的,
動人的真誠與深沉....
試譯:
我一直追尋的....
是「不動之動」,
或者,可說是一種與「沉默的雄辯」相同的東西;
或者,好像是聖十字若望,也這麼形容的,
一種「無聲的音樂」。
四月二十日,是米羅的冥誕,
Google首頁,將Google這幾個字母,模仿米羅的畫風做出;
對大師表達尊敬.....
上面這張畫作,
提名"犬吠月",
是米羅畫作裡,少見的寫實之作。
我很喜歡米羅,
自成一格的的超現實畫風,
一種童趣與神秘的追尋.....
他所提到的聖十字若望,
是十六世紀的西班牙神父,
他同時具有多面的才華,
既是神秘學家,
也是宗教理論家;
同時也是,作家,詩人....
後被教會,封為聖師。
聖十字若望,
一生追求絕對的放下,以接近天主;
曾因要求改革聖衣會,被其他教士囚禁九個月,
不能更衣,少數食物,鞭打.....
其後逃出,
不改其以"優雅與和善"的態度,
改革教會的志向。
囚禁中,寫下許多美麗的著作.....
令人感動;
也許,
以「優雅」回應「粗鄙」,
就是,
米羅的「不動之動」, 「沉默的雄辯」;
更是
聖十字若望的「無聲的音樂」。
謹以此文,紀念大師米羅,113歲冥誕。
介紹"聖十字若望"的網頁如下:
英語簡介:
Wikipedia 簡介,布拉格聖嬰會的簡介
華語簡介:
澳門教區 簡介,天主教神聖復興網 簡介
6 Comments:
好像
在米羅大師心裡
一直住著一個小小孩
像彼得潘飛來飛去
像小王子多愁善感
大部份時候
是淘氣著
睜著大眼睛
好像要告訴你什麼祕密
把手放在唇上
噓
這是祕密...
後來
那個小小孩
也長大了.....米羅,唉
有一種教孩子的音樂
就叫奧福音樂教學
方式即是以米羅的畫為方向
引導孩子們釋放自己的想像
用音樂
表達內心的情感
可是很有趣
畫裡那種快樂的祕密的氣氛
是不太容易被表達的
米羅畢竟是米羅
也不必笑
只是一閃一閃眨眨眼
人們就被眩惑了
謝謝echo回應。
日與稱嬰兒為"赤子"
回到嬰兒的自在(平等慧)
加上成人的知識(分別智)
就對了。
不知,是否可以?
當然
不可以
嘻...開玩笑的
我的意思是
不容易
生命
從無知的學習開始
人的幾十載
為的是要到達"分別智"嗎
然後,
再回到
平等愛...
我不知道
..
走起來,很困難
因為
是凡夫
但至少是一個身為"人"的凡夫
人,是很難得的
應珍惜
赤子 日語老師:『因為屁股紅紅』
而且 那個念音"阿喀"實在也是紅的意思。頂多有熱情朝氣的意思。
中文的赤子有嬰兒和百姓的意思。
另外在經由經典的引用,大概才有純一,無偽的意思。
孟子˙離婁下: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朱熹集注:
「赤子之心,則純一無偽而已。」
的確沒有吃過知識之果的初生之人,是和心性接近的。但是性相近,習相遠。尤其是父母給的環境,還有充當父母教孩子的媒體。不過,如果都是媒體帶大的,那不會相遠了吧!(不該這樣反諷的)。未來的希望在小孩,但是又有多少人在乎呢?但是首先要問自己在不在乎?但願我能盡力幫助我們人類世界的公共財,小孩。蘇丹內戰,小孩怎麼辦?希望台灣稍微亂一亂就好了,趕快回到照顧小孩子的政事上來吧?而且日本最近開始變成人口負成長,小孩子不僅變成希望且變成寶了。祈願,師長推動教育能夠順利。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