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21, 2006

沉默的雄辯:紀念米羅113歲冥誕

What I am looking for...  is an immobile movement, something which would be the equivalent of what is called the eloquence of silence,
or what St. John of the Cross, I think it was, described with the term "mute music".

上面這句話,是,
大畫家米羅(1893-1983)說的,
動人的真誠與深沉....

試譯:
我一直追尋的....
是「不動之動」,
或者,可說是一種與「沉默的雄辯」相同的東西;
或者,好像是聖十字若望,也這麼形容的,
一種「無聲的音樂」。













四月二十日,是米羅的冥誕,
Google首頁,將Google這幾個字母,模仿米羅的畫風做出;
對大師表達尊敬.....

上面這張畫作,
提名"犬吠月",
是米羅畫作裡,少見的寫實之作。

我很喜歡米羅,
自成一格的的超現實畫風,
一種童趣與神秘的追尋.....

他所提到的聖十字若望
是十六世紀的西班牙神父,
他同時具有多面的才華,
既是神秘學家,
也是宗教理論家;
同時也是,作家,詩人....
後被教會,封為聖師。

聖十字若望,
一生追求絕對的放下,以接近天主;
曾因要求改革聖衣會,被其他教士囚禁九個月,
不能更衣,少數食物,鞭打.....
其後逃出,
不改其以"優雅與和善"的態度,
改革教會的志向。

囚禁中,寫下許多美麗的著作.....
令人感動;

也許,
以「優雅」回應「粗鄙」,
就是,
米羅的「不動之動」, 「沉默的雄辯」;
更是
聖十字若望的「無聲的音樂」。

謹以此文,紀念大師米羅,113歲冥誕。

介紹"聖十字若望"的網頁如下:
英語簡介
Wikipedia 簡介布拉格聖嬰會的簡介
華語簡介
澳門教區 簡介天主教神聖復興網 簡介

Thursday, April 20, 2006

Google的中文名:思考文化融合

全球使用電腦的人,
不知Google這個字,
恐怕不多見。

四月十二日,
Google發表了,
"谷歌"這個中文名.....
請按這裡連結維基科技新聞

"谷歌"....
初次看見,你很難說清楚感覺,
好像沒有很喜歡,
又沒有不喜歡的名子。
其實,你這麼覺得,Google就成功了。

因為,Google搜尋講究的,
就是一種集體智慧的整理;

既然是集體智慧,
就不會是.....
你最喜歡,
當然,你也不會不喜歡。

不過,Google也很努力,
為了介紹"谷歌"
做了一支flash短片(請按這裡連結

短片的表現,
很具詩意,
卻有點長;
很東方.....
很感性......
也很.....有那麼些不對;

我喜歡嗎?
喜歡,但可惜了些;

Google很努力的表達東方文化,
但有點勉強,有點像.....
梁啟超時代的中國建築,
需要西方的技術,
卻捨不得東方的美學符號。
其實,美學眾在底蘊;
只使用符號表現,就少了些東西.....

不過,對科技人來說,
這樣的表現,很努力了。

畢竟不是每一家科技公司,
都有一位Steve Jobs......

能在西方美學裡,顯示東方禪意;
能在科技突破裡,彰顯人文意涵。 

至於,"谷歌"這個名子,
到底是如何選出來的?
有興趣的讀者,
請看以下"新浪網"的連結,

他們的報導,非常清楚.....
也看得見Google辦事的認真;
http://financenews.sina.com/sinacn/304-000-106-109/2006-04-12/032371456.html新浪連結

文化融合,非常困難;

甘地(Mahatma Gandhi)有句話,
對文化融合,有深刻的見地:
“No culture can live, if it attempts to be exclusive.”

試譯:
"試圖排他的文化,無法存續。"

問題是,
怎麼融合才好?
所有的文化,遇見不同文化時,最擔心的,就是被併吞。
一害怕,就不大方了。
文化一不大方,局面就小了。

Wednesday, April 19, 2006

旁觀北京奧運(創意產業的大與小)

2008年8月8日會是一個星期五。
北京奧運的開幕式……
張藝謀+史蒂芬史匹柏
兩個世界級的腦袋,
將結合,
獻給全世界驚艷+難忘+感動…

4月16日,許多國際性媒體在北京報導.....
路透社連結BBC網站連結新浪網站連結CNN連結

史蒂芬史匹柏,出任此次北京奧運「揭閉幕式團隊」的顧問,
4月16日,出席北京發表會時,如此期許自己:
"Our one goal is to give the world a taste of peace, friendship and understanding. "
試譯:「我們的目標,是獻給全世界,和平、友誼與善解的品味。」

他也期待:
「通過視覺藝術對生命的禮讚,我們將全力以赴,創造史無前例,最感人的揭幕式。」
"Through the visual arts, the art of celebration of life, we are dedicated to making this the most emotional opening ceremony ever."

54歲的張藝謀,出任總導演,將領導揭閉幕式的創意團隊;
BBC引述他的話說:
"I'm very honoured. I make a solemn promise to the Chinese people I will complete the task beautifully and successfully."
試譯:「我很榮幸,我對全體華人,許下莊嚴的承諾,我將完成一個亮麗與成功的使命。」

北京,近年申辦奧運成功後,
對創意產業邁開大步.....

台灣的創意產業可以做什麼?
如何與全球接軌?

也許,許多人認為.....
台灣,市場太小,
我喜歡俄國劇作家
Konstantin Stanislavisky的一句話:

"Remember: there are no small parts, only small actors."

他說:「千萬記住,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沒有小角色,
只有小演員....

請深思.....
http://en.wikipedia.org/wiki/Konstantin_Stanislavsky (英文維基網簡介)

Thursday, April 13, 2006

教育,需要明辨是非

今天,有兩則新聞可以一起思考;

其一:1964年的今天(4/13),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第一次頒給黑人演員薛尼.鮑迪(Sidney Poitier)。

其二:台灣教育部宣佈,為尊重學生人權,教育部通過「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修正草案」,這學期結束後,教師不得再以「量化成績」評斷學生日常生活行為表現,也就是宣佈國中小學生操行成績,走入歷史,未來學生日常生活行為需由教師據實紀錄。

這兩則新聞,讓我思考「評價」這件看似平常,卻非常重要的事。

奧斯卡給獎,無論你是否滿意,獎項代表評審委員公開的(不是背後的)評價。
教育部希望老師只紀錄行為,不能(公開的)給評價。

評價,也許或有個案是的不公平,「長期而專業」的推動,只要我們相信人性本善,他就會是很好的「典範教育」。

在1960年代,奧斯卡評審,決定把獎項頒給黑人表演藝術家,
不只需要勇氣,
更讓美國社會「該以成果,而不該以膚色評價」的「社會教育」,
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教育部,為「尊重學生人權」,
決定不再有「量化的操行成績」只由教師據實紀錄學生行為,
我實在擔心。

我可以理解「重學生人權」這個前提的必然與必要,
可惜的是,變成只記錄行為而沒有操行成績,
好像紀錄薛尼.鮑迪,演了哪些戲,過程如何,
而不必(不敢?)說到底演得好不好,似乎矯枉過正了。

老師帶學生,領導人帶部屬,大部份是藝術(愛的行為),
絕不會大部分是科學(理的推論);

許多真正的學習,是學生在老師對「是與非」的評斷之中形成的。

「重學生人權」應該是讓老師「既有權又有責」,好好的以「專業的」(不是個人好惡的)方式,負起「教育」的責任;

如果,
教育走到.....
老師不能(不敢)說學生好不好.....
不能(不敢)說學生對不對.....

未來?還有嗎?

思考 H.G. Wells (見Wikipedia簡介)關於教育的一句話....
"Human history becomes more and more a race between education and catastrophe."

他說:"人類歷史,愈來愈是,教育與災禍之間的競賽"

Tuesday, April 11, 2006

「電視」贏?還是「電腦」贏?

格列佛遊記的作者,Jonathan Swift 說得好:

There's none so blind as they that won't see.

"沒有人,比不想看見的人,更盲!"
我試著翻譯他的意思。
有二則新聞,
是關心現代媒體的人該注意的消息;
有一則,
是早上我在華爾街日報的網站上看見,關於迪士與ABC….

另一則,
是我昨天早上在大阪看見網路上的消息,關於蘋果….

敏感的讀者,讀到這裡,該會聯想到,
哇!史帝夫。傑伯(蘋果電腦創辦人),不是剛受邀參加,迪士尼董事會?

關於迪士尼與ABC:
華爾街日報網站詳見WSJ連結)報導,
迪士尼與ABC計畫在四月中,以及四月底(是的,這個月份)將他的電視節目,在網路上免費播出。

寬頻網路使用者,可免費點選。

其中一個頻道,節目再電視播出後第二天早上,便儲存上網,供人點選。
節目都帶著廣告。
另一頻道,是將從前以播過很叫做的節目,儲存上網,供人點選。

為何這麼做?
迪士尼表示,許多人觀看媒體內容的平台改變了…..

第一波哪些公司上廣告?
福特汽車,寶鹼公司。聯合利華,環球電影….
看來,是有力道的….

關於蘋果:
我幫讀者隨手找了一些網站,您可連結看看:
http://www.indianexpress.com/sunday/story/2055.html
http://msnbc.msn.com/id/12227769/site/newsweek/
http://msnbc.msn.com/id/4915962/site/newsweek/
http://www.apple.com/pr/products/macosx/macosx.html
http://www.apple.com/pr/library/2006/apr/05bootcamp.html


簡單的說,這則消息的核心是,
由於,今年一月開始,蘋果電腦硬體使用Intel的晶片,
你現在可以在同一部電腦上,隨時轉換使用微軟視窗XP與蘋果的OSX軟體。

當然,要順手,我看要過一陣子....

像我這種使用者,
處理影、音、圖、文檔案時,
前三種檔案用蘋果軟體(蘋果方便得多),
後一種檔案用微軟軟體(微軟方便得多);

關心媒體生產流程的人,看來,可以深入研究了。

以上兩則新聞,
是我在大愛電視時期,
不斷呼籲,大家需要重視的.....

好像現在,事實擺在眼前了......
還看不清楚嗎?

Saturday, April 08, 2006

寂寞的天真:紀念畢卡索

三十三年前(1973)的今天,四月八日….

我最景仰的藝術大家,畢卡索簡介見Wikipedia連結),在家裡離開人間,原因?感冒。

死前,這位高齡九十二的立體派宗師,還在準備著下個月在Avignon一個兩百幅畫的個展(見BBC連結)。

這位在二十世紀最著名,卻也最不被一般人理解的藝術家(博客來網路書店連結),就埋葬在家裡….

這張照片是1959年,由攝影名家David Douglas Duncan拍攝,畢卡索後面這座位於法國南方,坎城附近的古堡Château de Vauvenargues,就是一代大師安息之地。

畢卡索於1881年10月25日生於西班牙。
經歷也領導了二十世紀初期,現代藝術啟蒙時期的風起雲湧…..

他在人間揮灑了92個精采年的歲月。

巴黎羅浮宮,曾為了慶祝他九十歲生日,史上首次,為一為活著的藝術家,舉辦回顧展。

當他逝世,為了懷念他對當代藝術的貢獻,法國當時的文化部長Maurice Druou說:「他將色彩,佈滿著屬於他的世紀。」

畢卡索的一生,創作超過兩萬件,主要作品為繪畫。
他當之無愧的豪氣名言:「給我一座博物館,我會將之充滿。」英譯:「Give me a museum and I'll fill it. 」

他是西班牙人,曾經努力的想在西班牙,為祖國的藝術奉獻心力;

無奈1930年代的西班牙內戰,讓他灰心至極。

為反對當時西班牙的獨裁者佛朗哥元帥Wikipedia連結),以暴力遏止了西班牙剛萌芽的民主體制,畢卡索揮別祖國,一生未再回去。

這種心境,好的藝術家,都可以理解,…..

因為,真正的藝術家,不會為任何理由妥協,放棄他內心真正相信的事。

所以,畢卡索曾說:「Every child is an artist. The problem is how to remain an artist once we grow up. 」華文試譯:「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問題是,長大了以後,如何維持?」

藝術家,需要靠著單純而不扭曲,不壓抑的心靈,維持著創造力。

如果,您對畢卡索有興趣,您該知道,下面這個故事:

六十九年前(1937)的春天,畢卡索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巴黎世界博覽會」的西班牙館的主題壁畫而煩惱,因為他答應了要畫那一幅大型畫。

那年,二戰尚未爆發,西班牙正值內戰;
四月二十七日,法西斯主義的佛朗哥請求納粹德國支援,以燒夷彈及高爆彈,轟炸了北西班牙的一個巴斯克人居住的小鎮Guernica(格爾尼卡在現在因美術館而聞名的畢爾包附近)(MSN地圖連結)……

轟炸延續了三小時,火足足燒了三天。

小鎮的人們,死傷一千六百餘人…..

五月一日,消息傳出,悲憤的畢卡索,決心以格爾尼卡的慘劇主角,那些在大轟炸裡,無路可走的人們以及他們卷養的動物為主題,繪製大型畫作….
取名「格爾尼卡」,這是全世界至今為止,最著名的反戰畫作。

美國公共電視PBS的世界珍藏(Treasures of The World)節目曾經專輯介紹(見PBS節目連結)。

佛朗哥元帥死後,這幅畫,終於回到西班牙….

目前收藏並在巴塞隆納公開展覽。

我曾在好幾年前,站在畫前瞻仰,思念著這為很難被人理解的大師….

畢卡索曾語重心長的說:「Every positive value has its price in negative terms... the genius of Einstein leads to Hiroshima.」試譯:「(人類的)任何正面價值,都隱藏著負面代價……像愛因斯坦的天才,終於引出了廣島。」

謹以這句話,紀念畢卡索。

寫於奈良/京都之旅

Sunday, April 02, 2006

偽裝的聖母(思考德雷莎修女與拉羅什富科的話)

最近,有兩位墨西哥的糊塗運毒犯,跟著幾位同夥,運了一尊90公分高的聖母雕像,進了美國。(不是相片裡這一尊,這一尊在紐奧良

聖母像裡,藏著242磅(約一百公斤)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古柯鹼。美國緝毒單位隨後追到,在紐約布魯克林的倉庫裡,找到「偽裝的聖母」,起出毒品。

幾位同夥先後被捕,3/28(週二)兩人也被捕,一人叫Peter Matheis,52歲;一人叫Rafael Serrano,36歲;分別被紐約及休士頓起訴。

前幾天(2006/03/31),路透社的網路報導了這則很像黑色鬧劇的消息(詳見連結)。

看著這則新聞,我一直思考著「偽裝/disguise」這個字的兩種意思。

一種是為了私利偽裝,就像1989年的電影We Are No Angels(勞勃狄尼洛/西恩潘/黛咪摩爾主演)一樣,描寫一對美國笨賊逃犯,逃到一個南美教堂,偽裝成天主教神父,單純的村民,卻信以為真,平常事就成了神蹟……

真實世界,也有很多這樣的事。單純的人,誤將偽裝的政客、教士、教師、善人信以為真,直到發現真相。

然而英文偽裝"disguise"這個字,也有深刻的一面。

例如德雷莎修女(Mother Teresa),對他們教會所照顧的窮人與病人,有個極富詩意的描述:
「Each one of them is Jesus in disguise.」意思是「他們每一位,都是基督的化身(偽裝)」。

Disguise ,這個常被負面使用的字,突然之間,神聖起來;"偽裝"變成了基督為了啟發人心而做的事。

偽裝,成了好事。

許多宗教的寓言,也都有這樣的描述。

其實,偽裝是好是壞,在於是否"包藏真愛";

十七世紀的法國文學家「拉羅什富科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將複雜哲思簡化為他的《箴言錄》,他說:
「There is no disguise which can hide love for long where it exists, or simulate it where it does not. 」
簡單譯為:「當愛存在,再怎麼偽裝,也掩蓋不住;當愛不在,再怎麼模倣,也無法偽裝」。

我們可以偽裝「聖母的像」,卻無法模倣「聖母的愛」。